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7日共同发布《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人权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智库报告。
报告深刻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逻辑关系,用大量事例数据生动直观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对促进当地民众更好实现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实现更大范围人权保障的积极作用,并总结提炼了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人权治理的启示。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共建国家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期待,是共同发展的倡议,也是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倡议。
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的实践路径,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消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发展瓶颈,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夯实人权事业发展的根基,从而更好保护和促进人权。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助力共建国家促进人权保障、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报告从改善民众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支持公共文化建设、尊重宗教习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选取了数十个典型案例体现“一带一路”建设给共建国家和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所体现出的以民为本、合作发展、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不仅为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也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报告全文约1.6万字,通过相关网站、期刊、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是中国国家高端智库方阵中唯一媒体型智库,以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形成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智库研究成果。(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12月7日在北京开幕。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听取和审议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第十五届中央内部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
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代表民进第十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主持开幕会。
12月7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民进中央宣传部 供图)
蔡达峰指出,一年来,民进新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民进十三大部署,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目标,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深化政治交接,坚持问题导向,以“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为主线,发挥作风建设抓手作用,统筹推进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紧扣国家发展中心任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能,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
关于2024年工作,蔡达峰要求,民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贯彻落实民进十三大和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强化自身建设能力水平,体现服务大局使命担当。民进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按照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要求,以优异成绩迎接民进成立80周年,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