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7日电 (陈静 陈霞琼 肖鑫)27岁的年轻小伙吴先生(化名)罹患肝脏特大血管瘤,血管瘤直径达17厘米。记者7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了解到,该院肝胆胰外科团队成功为吴先生解除病痛。
上海四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宋振顺告诉记者,在医学上,直径10厘米以上的肝脏血管瘤被称为肝脏巨大血管瘤,15厘米以上的属于肝脏特大血管瘤。据介绍,来就诊时,吴先生的肝血管瘤约占肝组织的70%,剩余正常的肝组织仅为30%左右。如果立即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剩余的肝脏体积小,好比“小马拉不动大车”,吴先生可能面临肝衰竭的可能。
据悉,上海四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制定方案:先为患者开展肝血管瘤介入栓塞,待剩余正常肝组织代偿增生后,再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经过两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11月中旬,医生们经检查发现,吴先生如果切除右肝的特大血管瘤,剩下的正常肝脏占总的肝脏体积可以达到40%以上,可以保证剩余的肝脏足够“拉好车”。
然后手术风险依旧很大。宋振顺解释:“肝是有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供的器官,每分钟血流量约有1500ml,肝内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血管,何况这是肝血管瘤,血供极其丰富,稍有不慎就是大出血。”肝胆胰外科手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多种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
最终,经过3小时的手术,医生完整切除了患者的右半肝,手术圆满成功。麻醉苏醒后,患者就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一天吴先生就可流质饮食、床上翻身运动;术后第三天,他就可以像平时一样正常吃饭和活动,除了每日的保肝药,无需更多的药物治疗。
“肝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血管瘤生长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以上。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仅需每年接受肝脏影像学检查即”宋振顺说,巨大肝血管瘤虽为良性病,但危害巨大。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上腹部的隐痛腹胀、黄疸与肝代谢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这位专家表示,当民众检查发现肝血管时,无需紧张,到专业、正规诊疗机构评估和治疗即可。(完) 【编辑:张燕玲】
中新网上海12月7日电 (记者 王笈)“马拉加爱上海”大型墙绘创作展7日在上海龙阳路地铁站举行开幕式,西班牙艺术家爱德华多·卢克(艺名:Lalone)在上海地铁空间现场创作的大型墙绘作品正式面世。
西班牙艺术家爱德华多·卢克(艺名:Lalone)在上海龙阳路地铁站创作的大型墙绘作品。 中新网记者 王笈 摄
此幅大型墙绘作品描绘了上海与马拉加两座城市的代表性风景,并融入了对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致敬。
Lalone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西班牙马拉加是毕加索的故乡;毕加索是马拉加的一张“城市名片”,把马拉加和西班牙文化带到全世界,这对马拉加人来说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上海和马拉加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都是很有底蕴的城市。这两座城市一方面热爱着自己的传统,另一方面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增进交流,这也是我想在画作中展示的一点。”
作为马拉加的墙绘艺术家,Lalone从小与美术结缘,在纸张、涂鸦和混凝土墙之间“自学成才”,经常将漫画艺术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作品出现在马拉加街头巷尾的数百面墙上。对于Lalone来说,墙绘艺术与在工作室里安静构思、绘画不同,是一种更自由的街头艺术形式。
此次来到上海,Lalone坦言,这座繁华大都市的高楼建筑、科技感、干净安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去了外滩、豫园、田子坊等地标,吃过一顿令他惊艳的火锅,还想尝试这里的更多美食。“上海给了我很多灵感。能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带给公众,感觉是小时候的梦想成真了。”
据悉,今年是毕加索逝世50周年,毕加索的故乡马拉加特别推出“马拉加爱上海”大型墙绘创作展,将在上海的3个重要地铁站展开。除了龙阳路站的此处墙绘作品,另外两幅大型作品将在未来几天内完成,分别位于交通大学站、新天地站。(完)